ASCO热评丨朱刚教授:CANTATA研究未能折桂,晚期肾癌治疗依旧星光熠熠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1/6/9 10:47:58  浏览量:6868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编者按:Telaglenastat(Tela)是一种谷氨酰胺酶(GLS),前期临床研究结果令人鼓舞。在2021年ASCO大会上报道的CANTATA研究试图将Tela联合“万能靶向药”卡博替尼作为晚期肾癌免疫或抗血管生成进展的后线治疗,初步分析未取得预期结果。北京和睦家医院、CACA-GU副主任委员朱刚教授对该研究介绍和点评如下。

 

研究简介


背景:代谢失调是肾细胞癌的一个特征,由谷氨酰胺代谢的关键酶谷氨酰胺酶(GLS)的过度表达所驱动。Telaglenastat(Tela)是一种研究性的、全球首创新药(first-in-class)、选择性的口服GLS抑制剂,可阻断谷氨酰胺利用和关键下游途径。临床前研究提示,Tela可与VEGFR2/MET/AXL抑制剂卡博替尼(Cabo)协同作用,抑制RCC肿瘤。在1期研究队列中,Tela+Cabo作为2L+治疗mRCC的安全性/有效性令人鼓舞。本试验比较了Tela+Cabo和Pbo+Cabo在经治疗肾透明细胞癌患者中的作用。


方法:入组患者为既往经1-2线系统治疗,包括≥1线抗血管生成治疗或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nivo/ipi);KPS≥70%;可测量疾病(RECIST 1.1);既往无Cabo或其他MET抑制剂治疗。患者按照1:1被随机接受Cabo(60mg每天一次)联合Tela(800mg每天一次)或安慰剂治疗,直到疾病进展或毒性不可耐受,并按PD-(L)1抑制剂治疗(Y/N)和IMDC预后风险组进行分层。研究的主要终点是通过盲法独立评估的放射学无进展生存期(PFS;RECIST 1.1),PFS危险比(HR)达到0.69( w/α 0.05和85%效能)。数据截止日期:2020年8月31日。


图1. 研究设计


结果:共有444例患者随机入组(Tela+Cabo组221例;Pbo+Cabo组223例)。两组之间的基线特征是平衡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1.7个月;276例患者接受了ICI,包括128例nivo/ipi。Tela+Cabo的中位PFS(mPFS)为9.2个月,Pbo+Cabo为9.3个月(HR=0.94;95%CI:0.74~1.21;分层对数秩P=0.65),Tela+Cabo组和Pbo+Cabo组的总体缓解率(ORR;已确认)分别为31%和28%。OS在数据截止时还不成熟。


图2. 总体人群的PFS生存曲线


在预先指定的亚组分析中,既往接受ICI治疗的患者,Tela+Cabo组相较于Pbo+Cabo组,mPFS更长(11.1 vs 9.2个月;非分层HR=0.77;95%CI:0.56~1.06)。在Pbo+Cabo组中,有ICI暴露的患者mPFS为9.2个月,无ICI暴露的患者mPFS为9.5个月,ORR分别为32%和20%;如果ICI方案为nivo/ipi,ORR为37%。


图3. 按既往有无ICI治疗的PFS生存曲线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Tela+Cabo组和Pbo+Cabo组3-4级不良事件率分别为71%和79%,包括高血压(17% vs 18%)和腹泻(15% vs 13%)。Pbo+Cabo组和Pbo+Cabo 组的停药率分别为10%和15%。


表1. 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


结论:在本研究中,联合Tela并不能提高Cabo治疗mRCC的疗效。Tela+Cabo治疗的耐受性良好,与两种药物的已知风险一致。这项研究为mRCC患者接受2/3线Cabo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


专家点评

?

朱刚教授:近年来,随着肿瘤发生发展相关机制的揭示,以及新药开发和临床试验的积极推进,转移性肾细胞癌(mRCC)患者的治疗前景发生了巨大变化。临床医生和mRCC患者都期待应用具有新的治疗机制的方法来帮助我们治疗mRCC这一难以治疗的疾病。


谷氨酰胺酶(GLS)是癌症细胞使用谷氨酰胺的关键生物成分。GLS过度表达所驱动的代谢失调是肾细胞癌的一个特征。Telaglenastat是一种口服,可逆,选择性GLS抑制剂,它可以阻断谷氨酰胺的利用和其下游通路。


Telaglenastat+卡博替尼治疗mRCC的I期研究安全性和有效性令人鼓舞。但十分遗憾的是,这项全球、随机、安慰剂对照、双盲的CANTATA研究没有取得预期的研究结果,没有在卡博替尼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mRCC的肿瘤控制(PFS)。


尽管如此,对mRCC的治疗还是有一些新的成就。


KEYNOTE 581研究显示仑伐替尼联合帕博丽珠单抗作为一线治疗晚期RCC较仑伐替尼联合依维莫司取得更好的PFS(23.9 mo vs 14.7 mo)和ORR(71.0% vs 53.5%)。Checkmate 9ER研究显示纳武单抗联合卡博替尼作为一线治疗进展期RCC,与舒尼替尼比较,联合治疗在mPFS(10.3 mo vs 4.2 mo)、mOS(NR vs 19.7 mo)和ORR(55.9% vs 22.0%)获益明显。亚组分析方面,包括年龄、性别、PD-L1表达、骨转移和IMDC风险分组和地区性方面,联合治疗都显示了持续超越舒尼替尼的获益。


目前对RCC其他病理亚型的治疗也有成果。SWOG 1500研究比较了卡博替尼与舒尼替尼治疗转移性乳头状肾细胞癌的II期临床研究。相对于舒尼替尼,卡博替尼显著延长患者的PFS(HR 0.60),卡博替尼客观反应率更高(23% vs 4%)。MK-6482(PT-2977)研究了一线治疗VHL遗传性肾透明细胞癌的II期研究。30%的患者肿瘤缩小至少30%;86.9%的患者病灶有一定程度的缩小。


这些研究都为mRCC患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参考文献

1. Calithera Biosciences reports CANTATA study of telaglenastat in renal cell carcinoma did not achieve primary endpoint. News release. Calithera Biosciences, Inc. Published January 4, 2021. Accessed January 4, 2021. https://www.globenewswire.com/fr/news-release/2021/01/04/2152519/0/en/Calithera-Biosciences-Reports-CANTATA-Study-of-Telaglenastat-in-Renal-Cell-Carcinoma-Did-Not-Achieve-Primary-Endpoint.html.
2. CANTATA trial. Cantata trial website. Published 2018. Accessed January 4, 2021. https://www.cantatatrial.com/
3. KEAPSAKE: A Study of Telaglenastat (CB-839) With Standard-of-Care Chemoimmunotherapy in 1L KEAP1/NRF2-Mutated, Nonsquamous NSCLC (KEAPSAKE). https://clinicaltrials.gov/ct2/show/NCT04265534
4. 2021Genitourinary Cancers Symposium, Abstract #308
5. Choueiri TK, Powles T, Burotto M, et al; CheckMate 9ER Investigators. Nivolumab plus Cabozantinib versus Sunitinib for Advanced Renal-Cell Carcinoma. N Engl J Med. 2021 Mar 4;384(9):829-841. doi: 10.1056/NEJMoa2026982. PMID: 33657295.
6. A Study of Belzutifan (MK-6482) Versus Everolimus in Participants With Advanced Renal Cell Carcinoma (MK-6482-005). https://clinicaltrials.gov/ct2/show/NCT04195750
7. Von Hippel-Lindau Alliance Statement: MK-6482 (PT-2977) Phase 2 Trial Results .https://www.vhl.org/wp-content/uploads/2020/05/MK-6482-statement.pdf.


专家简介

朱刚

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北京和睦家医院副医疗总监、外科及泌尿外科主任

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医学博士

CACA-GU副主任委员、前列腺癌学组副组长(第二届)、微创学组组长

CUA指南办公室委员、国际交流委员会副主任、机器人学组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前列腺癌专家委员会常委

中国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膀胱癌指南编委

CSCO前列腺癌诊疗指南编委

EAU-ICUD肾癌、前列腺癌指南编委

NCCN前列腺癌、肾癌、膀胱癌亚洲共识编委

2020国之名医-优秀风范获得者

2020中国泌尿肿瘤特别贡献奖获得者

版面编辑:洪山  责任编辑:李春明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谷氨酰胺酶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