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5月14日上午,第十一届全国胃癌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在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詹启敏院士发表了《精准医学在肿瘤领域的应用路径及挑战》的重要报告。会后肿瘤瞭望有幸邀请到了詹院士对“精准医学”在中国的发展作深入分析。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精准医学”的含义
2015年1月3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报告里提到美国准备把“精准医学发展”作为国家战略。虽然“精准医学”是由国家行政首脑提出的规划,实际上是美国医学界科学家大力推动的结果。“精准医学”发展是临床发展的需求,也是公众对健康发展的需求。患者在疾病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从预防角度上会出现传统医学令人困惑的现象,例如:暴露在同一致病环境的人对疾病的易感性不一致,需要精准区分每个人发病的风险。在临床上也存在同样的困惑,例如胃癌临床分期一样的患者,予以相同的治疗方案会出现不一样的治疗效果;手术切除后患者的预后不一,有的5年生存率较好,部分患者则会出现复发、转移现象;部分患者治疗过程中还表现对药物的不敏感等等。实践告诉我们:目前的很多疾病,包括肿瘤在治疗上都呈现一种“粗线条”的状态,因此“精准医学”的发展显得十分必要。“精准医学”发展具有时代性,随着对分子生物学、肿瘤发生发展机制、分子影像、分子病理、基因组学、代谢组学、肠道微生物等基础科学的了解越来越深入,“精准医学”成为了可能。“精准医学”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是医学发展的终极目标,意味着是更准确地对疾病进行诊断和分期以指导疾病用药以及判断疾病转归、预后,使治疗更加有效和个性化,“精准医学”理念和实践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会持续热门。
“精准医学”在胃癌中的体现
“精准医学”是全世界医学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也是未来医学的要求。但目前“精准医学”还处于积极研究和初步实践的阶段,“精准医学”体系还未完全成熟,希望在未来几十年内全世界包括中国会出现更有效的临床诊疗手段应用于临床。目前我们谈及“精准医学”都很有信心,因为“精准医学”通过临床研究已经开始产生良好效果。例如,在预防方面,HP感染是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患者对于HP感染的敏感性不一样,未来我们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治疗;在治疗方面,以前医生很难凭经验判断那些患者需要放化疗等综合治疗,而 “精准医疗”的理念可以帮助我们筛选出更可能从术后辅助治疗中获益的人群;再者,有部分人群对药物的敏感性也不一样,这需要我们在“精准医疗”时代下找到合理的疗效预测靶向。在临床实践中,我们会不断地挑战传统的胃癌治疗经验,经过多中心验证最终形成胃癌临床治疗的共识、标准、规范和指南。
中国发展“精准医学”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发展“精准医疗”机遇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中国公众、临床实践、科学发展的大力推动,让“精准医学”的发展有了可能。中国人健康的重点与西方人有区别,例如在胃癌大会上提到的五种高发肿瘤: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其中胃癌、肺癌、食管癌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这些肿瘤患者在中国的发病率、病死率高,而在西方国家这些肿瘤发病率并不高而并未得到广泛关注,只有开展类似本次胃癌大会的国际合作来才能推动“精准医学”的发展。解决中国特色肿瘤是中国肿瘤学家的历史责任,所以中国要有自己的”精准医学“规划,解决中国包括肿瘤在内的发病率高、严重威胁到中国人民健康的疾病。即中国“精准医学”的计划要有中国区域特色,服务于中国人民的需求。第二,中国组织优势。以前在中国经济力量不足的情况下,我们也能完成 “两弹一星”计划,而现在中国国力日益强大,相信我们能够做好“精准医学”的顶层设计和组织。第三,中国人口、病种数量多的资源优势。疾病的诊断治疗需要用大量研究数据进行反复验证,从而明确疗效、排除副作用等。第四,中国传统中医药的发展优势。“精准医学”与传统中医“辨证施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理念非常相似,说明最早“精准医学”哲学思想源于中国而不是西方国家。
但是,中国发展“精准医学”也面临一些挑战,最大制约因素是资源共享与整合。目前医院、研究所、高校参与“精准医学”发展过程中需要顶层设计。通过国家资源配置使资源能得到共享和整合,从而推动“精准医学”的整体发展。另外,在研究精准医学的同时,还要加强法律法规研究和应用,使精准医学在科学有序的环境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