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访谈>正文

SG-BCC 2021圆桌会丨李曼、王坤、宋国红教授共议ER+早期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的“变与不变”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1/3/22 11:18:37  浏览量:23567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编者按:第十七届圣加伦国际乳腺癌大会(SG-BCC 2021)即将于欧洲中部时间(CET)2021年3月17日~3月21日以线上会议形式召开。《肿瘤瞭望》特邀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李曼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王坤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宋国红教授就ER+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内分泌治疗进展及临床诊疗策略进行了讨论。

ER+早期乳腺癌的辅助内分泌治疗

李曼教授:随着临床治疗药物的丰富,ER+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辅助内分泌治疗发生哪些变化?纵观乳腺癌患者的内分泌治疗,临床诊疗过程中医生应该掌握哪些“变与不变”之术?


宋国红教授:内分泌治疗是ER+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基础治疗,随着近年来新药的研发和新的治疗手段的出现,其治疗可能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总体来说,内分泌治疗更多的是在做加法,即强化内分泌治疗。如对于绝经前的患者,目前我们强调卵巢功能抑制(OFS)的加入,但并非所有的患者都需要进行强化治疗,要想实现患者的个体化治疗,需对患者进行分层处理。


对于复发风险较高的绝经前ER+早期乳腺癌患者,可以用OFS联合AI或TAM进行强化治疗,患者复发风险越高,其OFS联合AI的DFS获益程度越大。绝经后患者内分泌治疗药物选择变化不是很大,AI仍然是治疗基础,近来也有一些研究在探索CDK4/6抑制剂联合AI的疗效,但目前结果不一。


总之,目前各种治疗方案均在“变与不变”之中进行求索,目的是为患者找到一个最佳的治疗方案。


王坤教授:近年来内分泌治疗的显著变化就是根据患者的不同复发风险进行分层,体现在内分泌治疗的强度和长度,这也是当前争议所在,St.Gallen国际乳腺癌大会上Eric Winer也就此问题进行了阐述。关于治疗的强度,对于绝经前低危患者来说,仅用TAM就足够了。对于中危患者,可选用OFS+AI/TAM。而对于高危患者,当前更多人认为OFS+AI是最佳的治疗选择。


关于治疗的长度,低危患者可能接受5年内分泌治疗就足够,而对于中高危患者,5年的内分泌治疗基础上进行10年或者15年的延长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具体应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进行判断。


内分泌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不良反应也应引起大家重视,如心血管、骨质变化和子宫内膜变化等副反应。临床研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治疗策略,如BIG 1-98研究提示,当患者不能耐受某种治疗策略时,可以通过转换药物治疗的手段来达到治疗效果。



因此,尽管治疗方案和治疗手段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但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复发风险、治疗状态、治疗反应来选择最合适的方法。


李曼教授:通过两位专家的讲解,我们可以得知,当前随着药物治疗选择的不断变化,对于绝经前ER+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辅助内分泌治疗,高危患者OFS+AI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中危患者OFS+AI/TAM是可选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危险分层及对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选择。对于低危患者,TAM足够。对于绝经后的早期乳腺癌患者,AI效果好于TAM。


随着新药辈出和不断丰富的治疗手段,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很多内容也在不断变化之中,但万变不离其宗,无论“复发风险较高的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中加用CDK4/6抑制剂,还是对低危患者通过基因检测结果免除其化疗的实施。”总之,对于患者的辅助内分泌治疗,我们要考虑年龄、肿块大小、淋巴结状态、组织学分级、Ki67等多种因素,并充分评估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耐受性,进行药物选择。


ER+早期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


李曼教授:ER+早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应用,当前面临着哪些挑战?如何预测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疗效?有没有合适的生物学指标?


王坤教授:ER+乳腺癌患者的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是一个很好的研究方向,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评价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疗效?众所周知,评价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重要指标是病理完全缓解(pCR)。对于三阴性和HER2+乳腺癌患者,达到pCR可提示其预后良好;而对于ER+乳腺癌患者,是否达到pCR与患者预后之间并没有相关性。


内分泌治疗的机制是诱导肿瘤细胞周期停滞,所以Ki-67水平是肿瘤对内分泌治疗反应的一个指标,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早期Ki-67的下降被认为是预测无复发生存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如,IMPACT试验)。



目前国际上公认绝经后ER+乳腺癌患者是新辅助内分泌治疗适用人群(这类患者年龄偏大,肿瘤偏惰性,对内分泌治疗相对敏感),有研究表明对于绝经后luminal A型乳腺癌患者,采用适当的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可取得与新辅助化疗相似的疗效。而对于绝经前ER+乳腺癌患者,应用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数据十分有限,并不作为实际实践中的推荐,仅作为临床研究或者身体无法耐受化疗的特定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尝试。


宋国红教授:目前我们国内对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应用还十分有限,由于与化疗相比,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作用机制不同,起效缓慢,可能导致医生对该治疗的信心不足。从既往相关研究数据看,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可取得与新辅助化疗有相似的疗效,因此,我们不能追求过高的pCR率或缓解率。但我认为,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对于绝经后的老年患者,还是十分适合的。


在评价指标上,Ki-67的动态下降确实是疗效预测指标,可能预测患者长期获益,甚至有助于筛选出不需要术后辅助化疗的患者。十分期待能够找到其他更好的疗效预测指标来进一步评价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疗效。


李曼教授:在绝经后的老年患者中,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和新辅助化疗都能够帮助患者取得一定的缓解率,从而能够获得更高的保乳率。2021年ASCO指南中也推荐新辅助系统治疗可以用于减少手术范围(保乳手术和避免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对于需要延迟手术的患者(例如,制订手术计划需要等待基因检测结果,以便有时间考虑重建方案)或不可避免需要延迟手术的患者,可以先进行新辅助系统治疗。而对于绝经前的乳腺癌患者,更多推荐参加临床试验。


对于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疗效的预测,目前还没有找到特别有效的指标,而pCR也不是新辅助治疗的明确指标,临床试验中常用Ki-67的动态变化进行判断,也是目前大家较为公认生物标记物。


[1]  [2]  [3]  下一页

版面编辑:洪山  责任编辑:卢宇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乳腺癌

分享到: 更多